国常会两次"点名"大宗商品黑色系暴跌 成本端波动压力山大如何应对?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5月20日,黑色系商品价格继续大跌。截至记者发稿,文华黑色产业链指数业已跌至163.71点,吞掉了5月上旬以来的全部涨幅。反观以LME定价为指引的有色板块,跌幅则不足3%。
5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后,国内期货市场大宗商品普遍大跌,截至夜盘收盘,黑色系期货遭遇重挫,焦煤跌7.98%,铁矿石跌7.92%,动力煤跌7.81%,热轧卷板跌7.21%,螺纹钢跌7.07%,焦炭跌6.45%。
按品种分类,大宗工业品可以分为石化、有色金属、黑色系商品、软商品(棉花、橡胶)几大类。其中,多数商品定价权在海外市场,如Brent原油、LME铜等便是国内相关品种定价的重要的价格指引。
相比之下,由钢材、煤炭构成的黑色系商品则属于国内定价,目前并无相对应的海外参考价格。
价格自主度高的特点,也为螺纹、板材、动力煤和焦煤等细分产品价格的运行赋予了极大弹性。每当行业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抑或是市场预期扭转时,这类商品价格上涨、下跌速率都会表现十分突出。
近期的国内市场变化,就是如此。
以热轧卷板为例,先是用了5天时间涨了900多元,后又用了5天时间跌了1100元,要知道该产品价格基数不过5700元/吨。
黑色系商品价格暴跌的背后,便是来自市场预期的扭转。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会议强调,要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依法严查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现象。这已经是国常会连续7天内第二次“点名”大宗商品。
显然,包括黑色系在内的大宗商品已经步入“调控”周期,这是否会对其供需关系产生影响?中长期价格拐点会因此出现?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之下,企业端又改如何应对?
“黑色系”从暴涨到暴跌
复盘黑色系的本轮上涨,与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环境密切相关。而就历史走势而言,今年4月以来黑色系的上涨,不过是2020年行情的延续。
2020年1-3月,新冠疫情暴发,同年4月,国内疫情发展开始趋于稳定,经济生产活动逐步恢复。反映到制造业,就是被疫情压制需求在4月后集中释放,进而带动原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集体上涨。
这一逻辑,放在黑色系商品上同样适用,彼时便有业内人士反馈过类似情况。
这本身也是阶段性供需错配所引发的价格上涨,此后黑色系商品与追踪多个品种的文华商品指数2020年全年维持了单边上涨走势。
而从黑色产业链指数运行情况来看,在今年前三个月是出现了阶段性的盘整情况,直至4月下旬方才突破前期高点,5月开始集体连续拉涨,这个过程中供需关系和预期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关键词就是“环保”。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联合兰格钢铁于3月底推出的《21硬核投研》曾指出,工信部也已经多次表态要压缩粗钢产量,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供应端设置上限,与2016年的去产能的效果类似,行业内因此也形成了第二次供给侧改革的预期”。
具体表现为,唐山在“退后十”压力下所展开一系列限产行动,确定3月20日至年底当地钢铁企业限产减排比例达30%-50%。
然而,从全国范围的粗钢产量周度数据来看,至少到4月份国内产量也未出现明显降低。
市场预期再变。套用一位钢铁行业首席的话形容就是,“若要完成全年压减粗钢产量的目标,就势必会以更大的力度去限制供给端。”
换个角度来看,即便是在一季度较高的粗钢产量面前,终端市场仍然有能力去消化,侧面也反映出了需求端的稳定。
多方面因素叠加下,黑色系商品4月下旬突破上述高点后迅速拉涨。其中,囊括了铁矿石、硅铁、焦炭、螺纹钢等多个品种的文华黑色产业链指数,于5月12日涨至194.26点,刷新了2011年2月190.7点的高点。
现货方面,全国螺纹钢现货均价一度冲破了6200元/吨大关,全国热轧卷板现货均价则是一度冲涨超过6600元/吨。
不过,随着市场关注度和讨论的增加,上游原材料涨价对中、下游行业的冲击和对推高国内通胀水平的担忧,黑色系商品步入“调控周期”。
暴涨之后,旋即就是集中回落,“过山车”式行情出现。
兰格钢铁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全国螺纹钢现货均价调整到了5739元,较历史最高价下跌497元;全国热轧卷板现货均价调整到了6184元,较历史最高价下跌481元。
阶段性顶部是5月12日,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
次日,文华黑色产业链指数大跌5.29%,煤焦钢产业链品种全部回落。
5月14日,唐山、上海两地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分别约谈了当地钢铁企业,并作出了配合政府做好钢材市场稳价工作等要求,同时国家发改委也是频频发声。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大宗商品供给,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当日夜盘,黑色系商品二度重挫。
5月20日早盘,动力煤、焦煤期货主力合约跌停,铁矿石、热卷、螺纹、焦炭等前期涨幅较高的品种,跌幅均超过6%。
至此,追踪这类商品运行的文华黑色产业链指数,已经吞掉了5月上旬的全部涨幅。黑色系商品短期上涨行情,阶段性告终。
政策端不确定性突增
仅就近二十年价格走势来看,黑色系较为明显的上涨分别集中在2008年末至2011年7月、2016年初至2018年底。
其中,前者是受到国内4万亿投资需求带动引发的增长,后者则以供给侧改革、钢铁业掀起去产能为开端。
促使上涨周期结束的诱因分别为,2011年之后行业产能的迅速释放,2018年1.5亿吨去产能任务的提前完成。
主导价格中长期运行的核心逻辑,始终都是供需关系,短期市场表现也是如此。钢铁行业,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政策层面要求钢铁企业实现减碳、减产,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持续恢复,海外市场受疫情停工带动国内出口增长的促进下,需求端表现出了极强韧性。
煤炭行业,则面临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煤矿停产现象频现,需求端又恰逢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下游的密集补库存。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刺激下,煤焦钢产业链、煤炭等细分商品5月份才出现上涨加速的一幕。
本周,大宗商品市场的政策预期再变,但是市场面供需关系的变化不会如此迅速,预期需要时间去逐步发酵和兑现。
就钢厂而言,在当前吨钢利润处于较高水平的刺激下,生产积极性仍然较高,粗钢产量何时能够出现拐点尚难确定。
此外,钢厂成本端也已出现了明显变化,虽然成品材在5月出现明显上涨,但是铁矿石、焦炭价格亦跟随上行。
兰格钢铁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唐山焦炭的价格达到了2720元/吨,较4月底上涨420元;唐山铁精粉的价格达到了1610元/吨,较4月底上涨200元;唐山废钢的价格达到了3650元/吨,较4月底上涨230元。
成本价格抬升后,钢厂为维持生产利润又怎会主动降价?
从宝钢、鞍钢等国内头部钢企的6月份销售价格调整来看,包括板材、线材和棒材在内的主要钢材品种均以调涨为主,上调的幅度在100-700元不等。
结合2011年和2018年前两轮周期表现来看,黑色系商品价格的中长期拐点,也将以供需关系的实质性逆转为标志。截至目前,钢铁、煤炭行业的供需面显然还没出现类似重大变化。
短期来看,最大的不确定的因素来自政策端。
国家发改委此前指出,与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加上国常会的连续两次聚焦大宗商品市场,接下来大宗商品市场很可能会陷入“挤泡沫”阶段。同时,也存在接下来政策层面会作出一定调整的可能,并可能对相关商品短期供需关系和预期产生扭转的效果。
仅以煤炭行业为例,5月19日的国常会便指出,“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增加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
有关钢铁行业的表述为,“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对生铁及废钢等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增加国内市场供应。”
虽然并未提及增产,但是未来政策层面的发布和落实,将很大概率上从供需关系上着手,而这将明显有助于缓解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压力。
成本端剧烈波动压力应对
成熟行业由于需求端相对稳定,利润总量增速不会很高,更多时候的利润分配存在一定“内卷”现象,产业链上、中、下游争夺有数的利润,而每次打破原有利润分配格局的导火索,又往往是核心产品价格的变动。
仅以钢铁为例,其下游就包括了建筑、汽车、造船、机械等多个大型行业,如今在钢价刷新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上述利润分配格局随之改变。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多次指出,大宗商品系统性上涨以来,家电、消防器材、机械设备和铸造等行业利润空间遭到挤压,无奈之下仅能通过调价的方式向终端市场转移成本抬升压力。
反观5月以来黑色系商品的价格表现,先是暴涨后是暴跌,企业库存管理、经营难度大幅增加。
仅以提前加大原材料库存的方式为例,若下游企业5月上旬进行高位补库存,那么当前就再次陷入了库存跌价的困境。在此之前,煤炭下游强企业更是已经出现下游误判5月煤价、价格不跌反涨、集中采购导致价格上涨的情况。
相比之下,通过衍生品市场来转嫁风险的方式要更为灵活,保证金交易制度也使得企业资金压力更小。
以山东某涂镀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原料主要为热轧卷板,采购价随行就市。但是,在钢材价格上涨阶段,生产出的镀锌及彩涂板成本抬升明显,按照与客户原先签订的价格执行自身利润就被吞噬。
今年1月中旬,该公司接到一笔4万吨的镀锌、彩涂产品外贸订单,交货周期为40—50天,在接单后企业需要陆续从市场上采购热卷来组织生产。
为了锁定利润,同时节约资金占用及仓储成本,规避原料价格上涨风险,企业接单后及时在期货盘面买入热卷期货,增加虚拟库存进行利润保护。
2月以来,热卷期、现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从4300元/吨最高升至5月的6700元/吨,最终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节奏买入热卷现货,同时平仓相对应的热卷多头头寸,成功锁定了生产利润。
不过,这需要企业建立自有的衍生品策略、交易、风控制度和团队,以及对期、现两个市场具备较深的认知程度,并非每家企业都适用。
尤其是在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价格走势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仅依靠自身进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幅增加。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相比于上述模式,通过风险管理公司、现货贸易公司量身订做对冲策略的方式更具可操作性。
2020年1月,上海城建作为总包单位投标中标杭州时代大道南延工程。按照中标时的材料价格,项目整体有一定的合理利润,但若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整个项目的成本就会有很大变化,上海城建就会面临经营风险。
而近两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剧,螺纹钢作为上述项目工程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价格涨幅十分明显。
今年4月,上海城建将时代大道项目原材料锁价的任务交给了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东证期货旗下风险管理子公司。
时代大道项目开启后,上海城建根据中标合同中对每个月规定所需的螺纹钢规格型号和规模,从东证润和处进行相对稳定价格的采购,而东证润和则对现货端销售在期货市场进行相应的对冲操作。
换言之,实体企业不懂衍生品市场不要紧,可以通过东证润和这类机构的服务,将成本抬升的风险转嫁给衍生品市场。
进一步追溯,最终承担风险的就是衍生品市场的投机交易参与者,其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在博取自身的价差收益。
需要指出的是,衍生品的本质是工具,其诞生初衷就是为了发现价格、转移风险,没必要谈虎色变,关键是企业如何运用。
综合多年企业的参与情况来看,只要遵守风险对冲的原则,而不是参与投机交易,风险整体可控。
这也是规避当前大宗原材料剧烈波动,最为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