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把企业发展的土壤培育得更好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多育良种,移植全国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政策有关情况。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审改办协调局局长卢向东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大批利企便民的措施,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也明显提升。“但同时,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仍面临不少困难问题,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把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培育得更好。”
他介绍,《意见》共提出了10方面、百余项改革举措,具体包括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等不合理限制;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等。“以上这些改革举措的共同特点是比较精准务实,针对性和普惠性较强,直接回应市场主体期盼、直接服务产业发展、直接助力经济民生。”卢向东说。
“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卢向东强调,开展试点不是为了“栽盆景”,而是要多育良种、移植全国,促进中国营商环境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在具体实施中,将把握好改革的时序、节奏和步骤,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各地积极响应,成效显著
《意见》发布后,各试点地区如何落实?成效怎样?
“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力争在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招投标、不动产登记、投资贸易、监管执法、市场主体退出、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十大领域实现创新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北京市副市长王红说,“近期,北京市政府已经印发《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当中共包括12个方面299项任务,再次充分体现我市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今年1-10月份,上海新设市场主体44.7万户,同比增长16.8%。”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自国务院部署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有关工作以来,上海抓紧编制本市的实施方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也推出一批自选任务。总的来看,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企业服务更加贴心到位、重点领域改革更加深入突破、市场监管更加公平审慎。如依托“企业服务云”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推动大数据赋能普惠金融,为14万户企业1100多亿元贷款提供数据支撑;加快行政执法数字化转型,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的免罚清单,覆盖了8个领域109项免罚事项,已经有4000多家市场主体获益等。
简化程序不等于放松管理
在优化营商环境、便捷市场准入的过程中,推动电子证照应用起了大作用。
“目前,我们为国家登记在册的全国1.5亿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都生成了电子营业执照,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智能手机下载、出示、打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杨红灿介绍,市场主体可以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在线登录多部门的业务系统,办理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登记、报税等事项,省去了反复填写信息和提交材料的繁琐,实现了“一部手机、一个身份”,全网通行。截至今年10月底,仅北京市市场主体就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各类业务4000多万次。
杨红灿介绍,为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骗取登记,市场监管总局在2019年6月就制定出台了《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撤销冒名登记的条件和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了操作依据。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建设登记注册身份验证系统,把好“水龙头开关”,通过手机端APP和线下窗口刷脸设备,实现对市场主体登记相关自然人身份真实性的实时验证。“截至今年11月12日,全国共有3982万个身份证用户和28857个出入境证件用户,在登记注册环节进行了实名核验,核验通过率达到了98%左右。”杨红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