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温和上涨PPI涨幅回落 输入性通胀压力仍需重视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4月份CPI同比上涨2.1%,重回“2”区间,分项中制造业产品价格走强。PPI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综合各方面因素看,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地缘政治冲突不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年内物价走势将有望保持温和走势。
普通消费者对物价的担心存在合理性。虽然上游产品价格向消费端传递的情况今年以来一直存在,但在4月出现加速态势。同比看,4月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均保持两位数涨幅,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涨幅扩大。CPI的生活资料分项中,食品与一般日用品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保持环比增势,表明PPI向下游传导效应有所增强。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物价温和上涨或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我国当前合理通胀率水平基本与利率水平持平,这说明我国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同时,当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创下了10个月以来新低,这表明需求端仍然较弱。加之今年后期PPI仍大概率延续总体回落态势,上游涨价空间不大。从两方面因素考虑,价格向下游持续传导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
从环比看,猪肉价格由3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不少市场机构预期猪肉价格已经处于底部区间。近期猪肉价格有所反弹与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有关。展望今年后期,从能繁母猪存栏等多项指标来看,猪肉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考虑基数效应等原因,不排除年末个别月份CPI单月同比增速突破3%的可能,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消费、投资需求仍处在恢复之中,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取向,有利于物价走势中长期保持稳定。
当然,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和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挑战增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仍需要高度重视,对此须做好应对准备,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