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财经新闻 > > 正文

9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走高 PPI预计低位运行

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22-10-11 09:05  阅读:

  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发布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9月份CPI同比涨幅或进一步走高,但通胀形势稳定,高基数下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势头不变。

  物价上涨缺乏需求端支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CPI同比或进一步走高,升至2.9%附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9月份CPI同比或升至3.0%左右,主要原因在于受上年同期基数走低,叠加节日因素带动,9月份猪肉价格、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有显著扩大,抵消9月份成品油价格下调带来的影响,推高整体CPI同比涨幅。不过,9月份非食品CPI将延续平稳状态,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的核心CPI同比将继续保持在1.0%左右的明显偏低水平。这意味着尽管9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但整体通货膨胀形势依然稳定。

  “近期国家发改委针对生猪市场多措并举、积极调控,加大猪源供应、跨区调运和保障力度,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产业正常运行,平抑猪价过快上涨,促使价格决定因素重新回到供需基本面,供给端压栏惜售情况逐步缓解、生猪出栏有序恢复正常,需求端猪肉消费也受天气等因素抑制,价格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但考虑到假日需求、天气因素、疫情多发散发等有可能推动蔬菜价格上行,食品价格将继续成为CPI上行的主要动因。”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对记者表示。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预计9月份CPI环比涨幅0.4%,同比涨幅2.9%。9月份食品价格普遍偏强运行,非食品项目有望形成对冲,一方面工业品价格下跌将传导至部分下游消费品价格,另一方面疫情对线下活动形成一定抑制,预计非食品CPI同比走弱。考虑到9月份CPI很可能是全年高点,3%附近的读数意味着通胀对后续政策形成制约的概率明显下降。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3%和47.1%,相比8月份分别上升8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说明社会有效需求的弱修复有可能带来核心CPI继续趋软,价格沿产业链传导仍需时间,预计9月份PPI和CPI之间剪刀差有可能再次扩大,上游行业与中下游制造业行业的价格分化或将持续,需要警惕中下游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占、价差修复过程受到短期性扰动、对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带来一定压力。”庞溟认为。

  在王青看来,当前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物价全面上涨缺乏需求端支撑,高通胀风险并不大。这是国内外经济基本面的一个主要差异,意味着我国宏观政策在促消费、稳增长方向上仍有发力空间。

  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应显现

  PPI方面,王青表示,受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发酵影响,9月份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下跌,国内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这意味着此前支撑PPI同比高增的两类关键商品价格涨幅明显走弱。另外,地产投资下滑会对钢铁、水泥等工业品需求带来一定影响,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因此9月份PPI同比或进一步下滑到1.4%左右,前期困扰企业的上游成本压力偏大问题得到缓解,整体有利于经济修复进程。

  招商证券预计,9月份PPI环比涨幅0.3%,同比涨幅1.3%。9月份工业部门在供需两端都展现了相当的韧性,受冲击幅度明显小于上半年,部分方向甚至在持续修复。然而供需的同步弱复苏尚不足以改变工业品价格偏弱运行的局面,特别是在海外货币紧缩导致外需走向衰退的过程中,部分海外定价品种如原油的下跌压力更大。

  “PPI同比放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消费。但相对于常年水平,目前部分原材料价格仍较高,加之全球外汇市场波动,部分企业仍面临挑战。”周茂华认为。

  对于四季度,王青认为,美欧经济衰退风险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易下难上,加之去年同期国内PPI基数很高,因此四季度PPI同比涨幅将持续处于低位运行态势,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这也将进一步巩固国内物价稳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