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政务公开 > > 正文

邓州市财政局2016年工作要点

文章来源:未知  添加时间:2016-05-24 09:13  阅读:

  

 

 

 

 

 

 

邓财〔201649

 

 

关于印发《邓州市财政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

通  知

 

各财政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邓州市财政局2016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322


邓州市财政局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今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聚焦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和实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市财税工作会议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高绩效,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压缩其他支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据此,2016年市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提升财政经济支撑力

(一)以服务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全市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性改革,帮助引导企业瞄准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扩大优势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深度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大实施主导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食品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服务“项目带动”工作。突出服务好总投资118亿元的3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认真整治涉企乱收乱罚行为,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强势推动工业经济扩规提质增效。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争取专项奖补资金,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升其承载能力,提高其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着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认真落实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及价格评审优惠的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加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投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与省财政厅和工信委对接,争取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投贷结合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完善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探索建立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新机制,支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创建工作。

(二)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不断挖掘全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建立健全多元化城镇化筹资机制。继续加大省级新型城镇化转移支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补助资金争取力度,为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提供资金支持。今年省财政投放的新型城镇化基金将突破1000亿元,我们要在积极争取的同时,创造条件尽快设立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子基金,努力实现与省财政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的母子联动,更好地为我市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一级开发及重大招商项目提供基金支持。要积极探索将我市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化为PPP项目,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助等组合政策,拉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要继续强化发投、城投等政府投融资平台功能。要切实加强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支管理。着力支持中心城区建设。多渠道筹措落实资金,继续加大对以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进一步强化基础支撑能力。着力支持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深入推进十林习营村、穰东张寨村和桑庄、汲滩、文渠集镇社区等美丽乡村建设;认真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切实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服务好省级生态乡镇、卫生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以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着力提升“三农”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支持新增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农综开发、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水系连通、张沟水库续建、农村安全饮水等涉农项目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落实财政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构建财政—金融—保险—担保为一体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继续开展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工作,努力为全市农业结构性改革、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争创全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市)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完善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和涉农资金基金化改革,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

(四)以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为主线,着力提升三产发展质量和规模。推动三产多元化发展。以支持商务中心区建设、改造传统商贸业、壮大现代物流业、激活房地产业、创新金融服务业、提升旅游业为重点,厚植发展优势,推动三产多元化发展。支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加快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应用,促进新业态发展。推动互联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的应用,推进发展各类新生服务模式,努力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智慧生态产业新模式;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支持扩大消费需求。推进实施新兴热点消费促进工程,支持多渠道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大新的消费热点培育力度。

二、强化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工作,着力提高全市财政保障能力

(五)依法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实事求是安排收入目标。要克服过去的习惯思维,科学判断、准确把握、积极应对财政收入已由过去高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趋势性变化,认真分析经济发展状况,适当调低财政收入增长预期,实事求是安排收入目标,避免在年度执行中出现收支无法平衡、虚收空转等现象。落实好国家降税清费政策。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是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市乡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降税清费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健全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和涉企收费监管机制,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和“过头费”,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可用资金,决不能在经济放缓、收入增速下降的时候,增加企业负担,形成对经济的顺周期调节。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收入目标任务。要坚持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市乡两级政府在收入征管工作中的领导、组织、协调、决策作用;坚持上下“一盘棋”,继续发挥“科所互动”机制对收入组织工作的推进作用;坚持全方位收入征管服务,强化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收入征管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重点税源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最大限度地挖掘增收潜力。同时,要切实抓好《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推动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及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

(六)继续强化项目资金争取工作。面对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放缓、中央及省对地方补助增幅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在项目资金争取上,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争取上级对我市的资金项目倾斜和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强化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更好地形成向上争取资金的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财政政策,及时准确地把握各类资金动态,确保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七)依法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定增支政策落实到位。在预算安排中,要充分考虑加大扶贫开发投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标准,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提高农村特岗教师工资标准,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费补助,落实公务交通补贴,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职级并行政策,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增支政策因素,不留硬缺口。确保年度支出预算有序执行。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强化支出预算执行分析,认真细化支出责任目标,合理调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和保障水平,确保人员经费、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项预算支出任务的圆满完成。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要坚持有保有压、厉行节约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内涵界限,压减具有公用经费性质的一般性项目支出,“三公”经费总体只减不增,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同时,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可以运用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要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于未按照规定及时支出的沉淀资金,要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要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八)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转、扶、搬、保、救”的要求,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扶贫开发财政资金投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我市今年48个贫困村3万人脱贫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九)优先保障教育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作为改革重点,调整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因素在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中予以统筹考虑。研究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鼓励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实施“特岗教师”等计划。加强城镇中小学校建设,支持在乡镇集镇集中新建一批寄宿制中小学校;支持造纸厂小学、思源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建设;支持解放商城学校、范仲淹公学和一高中、湍河二初中、城区九小改扩建项目建设;支持启动卫校、教师进修学校搬迁改建学校项目建设。深入实施职教攻坚二期工程,积极推进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申报工作。

(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在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职业年金制度。落实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待遇,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继续做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十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提高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范围覆盖到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结合新型城镇化,调整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真正建立有序分级诊疗格局。推动将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经费核拨机制改革,引导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支持特色专科医院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十二)支持生态环境改善保障。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完善财税支持政策,以创建省级生态市为目标,支持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和林业生态建设;支持丹江口库区汇水区及中线干渠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十三)支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加快体育事业发展。落实资金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完善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邓国春秋园二期项目建设。支持体育设施建设,实现乡镇体育广场和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

(十四)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合理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改革员额内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并统筹考虑司法辅助人员工资待遇,完善人民警察待遇政策。

四、深化财政改革管理工作,着力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五)确保“一体两翼”重点改革基本完成。要积极跟进省财政厅关于全面完成预算管理流程优化和信息技术再造的工作部署,切实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健全完善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编制办法、程序和内容,形成基本成熟的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编制框架、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以完善深化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办法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

(十六)认真推进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等相关改革的准备工作,提前测算分析、科学制订方案,确保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同时,要认真研究省财政厅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工作意见,积极争取有利于我市的财政体制划分方案。

(十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要认真研究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问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继续加大PPP模式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和项目指引,规范PPP项目的运作,强力推进PPP项目落地。探索推广符合我市市情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加大新增公共服务项目的购买力度,努力提高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占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十八)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市乡政府债务余额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在市年度预算调整方案中如实反映债务限额及余额变化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加强政府债务支出项目储备库建设,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融资,厘清政府和企业责任。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将置换债券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务。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置机制。

(十九)依法依规完善财政内控机制建设。按照财政部关于2016年必须全部完成内控制度机制建设的硬性要求,我们要系统梳理业务工作和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权责一致、有效制衡、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加快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步伐。

(二十)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工作。加快建立嵌入主体业务流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财政监督从以合规性检查为主向以绩效性监督为主转变,从以事后检查为主向全过程监督转变。继续采取第三方评价的方式,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绩效监督制度,加大预算绩效监督力度,不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十一)强化财政预算评审职能。建立健全预算评审机制,将评审融入部门预算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加强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主要支出领域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二)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简化政府采购工作程序,将政府采购计划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审核、加强监管。推进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电商化,探索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新形态。健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交易规则,加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规范化服务水平。

(二十三)加强国库管理。研究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实现国库现金管理滚动操作,促进库款余额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各地一律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开设其他财政专户的,必须严格履行核准程序。

五、强化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十四)强化两个责任局党组将义不容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健全落实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按照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加大问责和通报力度,层层传导压力。局纪检组将义不容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在市纪检部门业务指导和局党组领导下,努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构建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二十五)强化政治纪律。财政系统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党员干部必须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把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重要位置;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搞各种形式的非组织活动;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对中央、省委、市委、局党组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影响谋取私利。财政系统所有党组织必须强化纪律执行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无组织、无纪律问题,严肃查处欺骗组织、对抗组织行为,保证党内监督权威、有效。

(二十六)强化作风建设。把纠正四风作为作风建设的重头戏,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关于厉行节约、公车改革、公务接待、职务消费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超标准职务消费和公款吃喝、旅游、送礼等问题,坚决查处故意刁难、吃拿卡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侵害群众权益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有关人员严肃处理,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继续加强财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大力创建群众满意的财政所和文明单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十七)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财政工作制度完善落实工作。系统内各部位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细化《年度工作方案》,并分解《个人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分工,划分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并分工协作,协调一致,齐心合力地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以贯彻执行《邓州市财政局工作规则》为重点,不断完善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公文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党内生活制度等,促进财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更好地支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八)强化学习培训教育工作。一是完善学习培训教育计划制度。市局统一制订上半年及下半年集中学习计划和全年集中培训计划,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完善集中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局机关党委及各支部集中学习、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局属单位及财政所分部位集中学习等,着力增强理论素质,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三是完善集中业务培训制度。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系统在职人数的50%,每两年要完成一轮全员培训。四是完善个人自学制度。财政工作人员要养成每天8小时以外阅读1个小时的良好习惯,并结合集中学习,建立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五是丰富学习培训方式。开展专题知识讲座、专题知识竞赛、专家辅导、业务讲评及报告会、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切实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服务好财政中心工作。

(二十九)强化财政调查研究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牵头组织分管部位中层干部,深入到财政服务单位及乡镇,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财政政策,争取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财政工作外部环境;要虚心听取市直各单位、各乡镇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利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特别要结合财政改革事项,进行专题调研,为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改革任务建好言、献良策。

(三十)强化选人用人机制健全落实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德才兼备标准,依照市委组织部规定的中层干部任职条件、资格、程序、职数,优中选优的选拔任用中层干部。采取干部交流轮岗办法,对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工作若干年限的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职工分别进行交流、轮岗,提高财政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邓州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6322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