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州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4)
发布时间:2020-06-05 17:48
来 源:Admin5
二、2020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编制好2020年预算,对于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市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大力提质增效,统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服务保障全市“一抓三突破”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过“紧日子”,切实做到有保有压;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财力保障。
2020年全市财政收入既有增长点,也面临较大减收压力。财政收入方面,有利的因素包括:市委围绕实施“两轮两翼”战略,强力推进“一抓三突破”,持续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日益彰显。不利的因素包括: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存在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就业、中小微企业带来冲击,以及减税降费政策后翘带来较大减收影响。通盘考虑,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7%。支出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调资、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政策提标等硬性增支政策较多。综合判断,2020年预算收支安排依然是紧平衡。做好2020年财政工作,需要着重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二是以收定支、量力而行;三是加强管理、严肃纪律;四是上下联动、齐心协力。
(一)2020年主要支出政策
紧紧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任务,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大力提质增效,统筹发挥各项财政政策作用和资金使用效益,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
1.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支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保持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力度不减,支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增加扶贫专项资金规模,继续落实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合作成立扶贫基金,建立多元化扶贫资金保障模式,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继续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支持污染防治。争取省级生态环保资金,支持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双替代”,实施河湖、干渠专项整治,推进内外城河以及流经城区河道的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支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加快森林邓州建设。支持邓州生态示范市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扎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求降的政策取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格按照债务偿还计划及时偿还债务本息。坚持谁举债、谁负责,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债务人、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深入开展跨部门政府债务风险联合监管,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行为。
2.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争取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新动能加快成长。用好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互联网+”发展基金,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积极参与以中原再担保集团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政府性担保体系,推动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支持制造业发展,让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升竞争力。同时,支持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在项目引进上实现突破。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实施“互联网+政府服务”模式,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对新增建设项目,实施前进行事前评估,确定资金来源渠道,确保预期收益能够覆盖项目支出。加大土地招拍挂力度,科学拟定土地出让计划,提高土地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