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州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5)

发布时间:2020-06-05 17:48

来 源:Admin5


3.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支持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区水系规划、回字型城河沿线及古城环线综合提升规划编制,突出“三线三区”和邓州新区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打造“全景邓州”。支持打造“城市名片”,重点保障迎宾线绿化提升、邓习线配套设施建设、古城景观环线建设,支持古城片区、邓西湖生态组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及广场优化提升、引丹干渠及渠首纪念闸建设纪念馆、八里岗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路网和框架、对背街小巷进行硬化、加快环城快速线建设,构建内通外联、顺畅便利的市域交通体系。支持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城市、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城市补白活动,提升城市品位。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支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4.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争取省级资金,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四优四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提质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进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建设,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支持深化与牧原公司合作,继续做好生猪稳产保供。支持涉水产业发展,打造我市涉水产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公共品牌。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持开展农产品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提升农业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河道治理和水系连通项目,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支持“四好”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支持电商进农村示范市建设,加快农村物流发展。支持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择优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奖补机制,支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5.加快补齐教育短板。积极落实支持教育十六条意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支持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政策。支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落实教育脱贫政策。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支持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启动在校午餐供应和校内课后延时服务,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支持湍北中学加快建设步伐,确保秋季开始招生。支持新建一所高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建花洲实验小学和一初中、升级特教中心办学条件。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加强专业建设。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对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十项重点民生实事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问题。支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稳定扩大社会就业,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支持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重点做好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和农村特困供养人员补助标准,落实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继续支持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工作,切实保障和维护军人及家庭权益。推进健康邓州建设,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继续实施计生奖励扶助,支持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支持市中心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争取省级资金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物安全基础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支持平安邓州建设。加大对政法机关的经费投入,提高政法机关保障水平。统筹保障“雪亮工程”建设和“一村(格)一警”资金,推进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主办单位:邓州市财政局 承办单位:邓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

地址:邓州市新华中路105号 电话:0377-6296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