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3)

发布时间:2025-03-14 10:54

来 源:未知


5.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资金要素统筹,盘活城乡两端资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支持迎旭门、月牙池、团结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内城河北段生态廊道、花洲书院景观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推进城区5个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功勋路学校、灵山路学校、人民医院湍北院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助力中州北路、平安大道跨小草河桥、仲景路等市政项目建设。争取资金3842万元用于京邓对口协作项目建设,投入资金2129万元对城区供水管网和燃气管道进行铺设,筹措资金401万元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维修维护,拨付资金2686万元用于公交运营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下达资金2640万元用于补助污水污泥处理企业运营,提高城乡功能品质。投入资金3141万元用于7月特大暴雨灾后恢复重建,5.11万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拨付消防救援专项经费1248万元,将地方应负担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经费、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经费等全部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提升我市消防救援服务能力。投入资金145万元支持农村低收入群体实施危房改造,筹集资金4172万元支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统筹资金592万元支持退耕还林和公益林、生态林保护及核心水源地库区周边矿山生态修复。投资14494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28公里、危桥改造40座、农村公路网更加完善,我市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投入资金8692万元支持S103线、S243线、S532线等路段进行改建及养护作业。
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健全与市情相结合的财政制度,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夯实预算编制基础性工作,摸清全市人员性质和底数,统一按预算标准和要求安排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梳理各单位预算项目需求以事定钱,按照支出优先顺序编制预算。提升国库集中支付监控效能,突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政府采购等重点支出进行监控。推进财政票据数字化转型,全市使用财政票据的173个行政事业单位、团体协会以及53个使用自建系统的医疗卫生保障单位全部完成财政电子化票据改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整治,完成国有企业产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完善全市执法执勤车辆信息化管理平台,健全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信息化手段为支撑、资产年报月报规范管理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全年政府采购金额15.47亿元,节约资金1715万元,资金节约率1.1%,推进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度,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政府采购生态,促进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154个,审核金额11.15亿元,审减金额1.5亿元,高效保质完成委托的评审项目。深入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全年发放70项补贴资金10.42亿元,首发成功率接近100%,使用社保卡发放补贴的比例达到100%,实现“多头领取”向“一卡通享”的跨越。
7.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守牢财政运行底线。坚持系统发力、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最优先位置,落实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等“三保”全过程闭环制度体系,全年“三保”支出39.3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5.3亿元、“保工资”22.9亿元、“保运转”1.1亿元,在常住人口总量大、财政供养人员多、人均可用财力少的情况下,兜实兜牢了“三保”底线。完善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方案,争取化债专项债券7.33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1.53亿元,置换债券5.8亿元)用于我市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推动债务优结构、降成本,实现还隐债、清欠款“一钱多用”效果。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拖欠企业账款清欠工作,“331”上报台账内拖欠企业账款实现“应清尽清”,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严防库款保障风险,暂付款余额较峰值压降20.3%。开展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围绕会计管理、业务操作、人员监督、系统应用等关键环节进行排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推动财政基础工作规范扎实,为资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组织开展邓州市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专项整治、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全市2022年决算和2023年预算公开情况检查,对全市2023年政府采购项目及采购代理服务情况开展政府采购专项监督检查,对13家代理记账机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深入推进“三资”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推进审计问题整改、省委巡视问题整改,推动监督成果转化,全力维护财经秩序,守牢财政运行底线。

主办单位:邓州市财政局 承办单位:邓州市财政局信息中心

地址:邓州市新华中路105号 电话:0377-6296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