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邓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4)
发布时间:2025-03-14 10:54
来 源:未知
过去一年,全市财政系统强化政治统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兜牢兜实风险底线,政策性资金争取排在全省财政直管县前列,财政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亮、底气更足。同时,在市委、市政府正确的政绩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做实财政收入,推动收入质量逐步好转,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至74.2%,为20年来最好。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离不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奋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一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财政指标未能完成年初预期目标,这既有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也反映出当前财政管理运行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财政收入不及预期。经济税源尚未恢复增长,来自工业的税收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乏力,加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呈现断崖式下跌,收入继续增长面临较大困难。财政收入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转变为低速增长甚至是下降阶段,财政正经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二是财政平衡压力较大。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持续向财政传导,投资活力偏弱,消费需求不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承压,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较多,叠加债务还本付息增支、政策性增支等因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三是财政腾挪空间有限。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必然带来财政支出增速下降,加上我市债务负担较重,暂付款规模较大,化解债务和暂付款占用较多财政资源,造成财政支出腾挪空间有限。四是财经纪律需要加强。一些乡镇(街区)和市直部门资金使用管理不够规范,绩效意识和过“紧日子”理念尚未树牢,仍存在超范围超标准列支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超标准配置资产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扎实推进问题整改,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2025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科学研判财政收支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对于推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落地,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财政收支紧平衡特征更加明显。一方面,我国、我省经济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市在化纤纺织、电商物流等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方面积蓄了突破的强劲势能,孕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益持续释放,逆周期、跨周期、长周期调节效应逐步显现,我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人口耕地、经济总量等体量优势的活力持续迸发,中等城市、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更加显现,为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市工业基础还不稳固,二产占比低于全省、南阳平均水平,来自工业的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薄弱。加上国内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有些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县域内中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房地产相关税收难以继续高速增长,非税收入挖潜空间收窄,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同时,保障“三保”任务较重,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扩投资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仍然较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刚性增长,编外人员、城市运维等支出居高不下,财政支出腾挪空间有限。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按略低于生产总值增速安排,这一目标是指导性的。我们将把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夯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以实干实绩实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五聚五提”,推进“八大行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中等城市、更高水平的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夯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重点领域保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和财政运行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邓州实践新局面。